当心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ldquo

北京荨麻疹哪家医院好 http://m.39.net/pf/a_8833356.html

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

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,约占15%。大部分儿童股骨髁上骨折发生于跌落,受伤时手臂往往是处于完全伸直位。对于移位骨折的治疗方式为闭合复位法+经皮克氏针固定术。骨折并发症主要有感染,复位丢失,骨不连,肘内(外)翻和神经血管损伤。肱骨髁上骨折的血管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.2~14.3%,神经损伤并发症为12~20%。由于伸直的力量和压迫,肱动脉和正中神经特别容易受到损伤。

我们报道两例神经血管并发症,一例是肱动脉闭塞和正中神经损伤,另一例是复位和克氏针固定后正中和尺神经损伤。

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出针对血管神经的体格检查对于预防术前、术后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性,更在于进一步强调即使是延迟翻修仍能够获得很好的结果。

Case1

1个手掌冰凉、苍白、麻痹和正中神经、尺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麻痹的5医院。患儿在2月前诊断为右肱骨髁上骨折(AOIV型),当时的处理为闭合复位+克氏针固定术,X光显示了满意的复位和固定。克氏针在术后4周拔除。(如图1)

图1a,b:术后2月拔除克氏针的X光c:MRA显示肱动脉闭塞

体格检查和电生理检查显示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麻痹,血运情况显示了无脉的桡动脉和尺动脉,MRA显示了小段但完全闭塞的肱动脉。

切开翻修时,我们发现正中神经被封闭在2.5cm的骨性隧道内,肱动脉发生了撕裂和尺神经被大量的瘢痕组织缠绕约束。去除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周围的瘢痕组织,进行微细神经松解术,保留了神经的连续性。隐静脉转位术重建肱动脉血供。(如图2)

图2a:黑色箭头(粘连的正中神经);白色箭头(栓塞的肱动脉)b:黑色箭头(瘢痕粘连的尺神经)c:黑色箭头(解剖分离后的正中神经)d:黑色尖头(隐静脉转位术重建肱动脉血运)

患儿的手术后结果让人满意,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。术后6月,体格检查发现正中神经、尺神经仅中度麻痹,手指张开受到一定的限制(恢复了50%肌力,部分感觉)。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显示神经逐渐恢复,超声检查显示了末梢血管的血流通畅。最终,患者完全康复。

Case2

1个肱骨髁上骨折(AOIV型)6天的5岁患儿在我们急诊科就诊,医院接受了闭合复位+克氏针固定术,症状为进行性疼痛、发热、术后麻痹和示指弯曲受限。(如图3)

图3a:受伤后X光片b,c:翻修术后正侧位X光片

切开翻修时,我们发现桡侧液体储留,从液体从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,并开始对病人使用抗生素。10天后,疼痛症状进一步加重,并且开始显现出正中神经受损的表现。

再一次切开翻修,正中神经被瘢痕组织扭绞粘连,骨折间隙中发现肱动、静脉,长时间的初期损害导致血管闭塞,术中多普勒超声检查也证实了以上发现。

游离出肱静脉。在尝试用Forgarty导管取栓术失败后,实施了逆向隐静脉转移术。神经松解术保留了正中神经的完整性。

在影像学确定初期骨连接形成的4周后拔除克氏针,抗生素的应用成功的控制了感染。出院后3月,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0°~°,可正常握拳,持续性的示指麻痹。术后6月,仅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中显示轻微的正中神经损伤。

讨论

大约8~10%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随肱动脉损伤,2.6%患儿出现“无脉手”。血管并发症可源于撕裂,粘连,压迫和初期损伤,发生率随着骨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。保守治疗血管损伤的结果可能是生长受限,甚至在复位后,也有高达47%的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,患者有血流灌注但是却没有脉搏。以往研究对切开探查的指征和手术时间进行了讨论。

Konstantiniuk开展的14年随访研究显示,手术重建肱动脉是恢复血供和生长的有效治疗,然而,7/10的病人在隐静脉移植术后发现膨胀性损伤。

肱骨髁上骨折由于创伤嵌顿和压迫导致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12~20%,由于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导致医源性神经并发症为2~6.5%。Babal的研究发现在伸直位骨折时,前骨间神经容易受损;而在屈曲位骨折时,尺神经容易受损。在内侧穿针进行固定时,尺神经容易受损,在外侧穿针进行固定式,则正中神经容易受损,且正中神经常常嵌顿于骨折中间。

Ramachandran的研究报导了单独的神经损伤恢复迅速,但是如果并发了缺血性损伤,则推荐切开探查。Mangat的研究发现神经麻痹是切开探查的指征,复位后仍存在骨折间隙则提示血管或神经的嵌顿。

Robb推荐在监视下置入第一枚克氏针,且密切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rsiyo.com/zcmbzz/12675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